close

原是巴哈無伴奏小提琴第二號組曲(Bach Partita No.2 BWV1004 V)中的第五樂章夏康舞曲(Chaconne),而後義大利的鋼琴家布梭尼(Busoni)於 1916 年將之改編成鋼琴獨奏曲,相當受到樂聽者的喜愛。

米開蘭傑利 Michelangeli  的版本向來以嚴謹著稱,不喜愛他詮釋方式的人常以其龜毛、冷峻或難以親近來形容,平心而論他老兄確實有些難搞,但若認真靜下心來聽其彈上一曲,往往讓人瞠目結舌不知所措,特別是他彈這首曲子,琴聲律動像是個會思考的智者,聽著聽著好似在跟神父告解般,心虛得坐立難安,那麼清明嘹亮又極其莊嚴。

原本就相當喜愛巴哈夏康舞曲的我,聽了這麼多年古典音樂,竟渾然不知有 Busoni 改編這版本,而這曲目還相當熱門,天啊真快吐血了,沒想到除了李斯特、荀白克外還有一號這人物,相見恨晚哪!不過沒關係,這也是聽音樂的樂趣之一,良久發現新曲目或什麼好版本,總會讓人雀躍個好幾天甚至好幾個星期。

沉醉於 Michelangeli  的版本中,心裡舒坦得有如點上一柱沉香,壓力全然釋放,聽音樂的興味大概就是如此吧。

Bach-Busoni Chaconne in D minor I 

Bach Busoni Chaconne in D minor II

米開蘭傑利鋼琴版本:57523028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081833

Grimaud 的版本也很出色,琴如其人相當清爽乾淨,雖說功力層次仍不如老謀深算的 Michelangeli  這麼豐潤內斂,但也不失其帶給古典樂界一股炫風的魅力。 

 

曲目摘要簡介: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id=%22095NSYS5248007%22.&searchmode=basic

十九世紀末著名鋼琴演奏家布梭尼,改編曲的創作是畢生重要的貢獻之一,其中最令人讚賞的是他將巴赫鍵盤作品重新改編成為富有炫技效果之樂曲。經過歲月的洗禮,巴赫<夏康舞曲>的音樂依然受到歡迎,致使許多作曲家相繼為此首作品進行改編。一八九三年,布梭尼將巴赫著名之無伴奏小提琴第二號組曲<夏康舞曲>改 編為鋼琴版本,並題獻給鋼琴家達伯特(Eugen d’Albert, 1864-1932),是眾多改編版本中最常被演出的。

本論文旨在論述巴赫-布梭尼《夏康舞曲》之改編手法,分為三大方向探討之:第一章背景探討部分,說明布梭尼與巴赫音樂作品的關聯性,並針對巴赫組曲中之<夏康舞曲>作一概略性的介紹。第二章針對巴赫-布梭尼《D小調夏康舞曲》中之織度進行分析。第三章進一步討論布梭尼改編手法之特色,此章分為兩部份:首先針對布梭尼承襲巴赫原創作品的特色進行說明,第二部份則論述布梭尼不同於巴赫原創作品之特色,包含:薩拉邦節奏之突顯、管風琴音響色彩之加入、八度音程 之使用以及音域轉換等改編手法。


布梭尼在創作上雖是遵循巴赫之原創作品,但他卻在這舊有的框架中,不僅加入鋼琴炫技技巧、踏板、力度、音域變化,以及表情術語,也藉由管風琴音響色澤的加入,達到模仿樂器音色之效果;其利用鋼琴來呈現交響化之概念,也成為布梭尼改編為鋼琴版本最主要之特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udulo 的頭像
    dudulo

    葛樂旅私房遊小編 dudulo

    dudu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