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德傑維契(České Budějovice)簡稱CB是捷克南波西米亞地區的政經文化中心,該城建自1256年由當時的國王普傑米斯奧圖卡二世Přemysl Otakar II規劃建造,因為該城位於伏爾塔瓦河Vltava與梅爾斯Malše 河的匯流處,自然地很輕易就得到許多王室的關注,成為捷克與多瑙河盆地間的通商重鎮。
CB最著名的就是它的中歐地區最大中古世紀廣場Přemysl Otakar II Square,長寬正方各是133M,看起來相當開闊和閒適,可惜沒有廣角鏡頭將之拍下;此外還有創立於1262年,聞名世界的百威啤酒Budweiser Budvar之原產地,也就是美國百威啤酒的祖公,所以CB亦稱作百威啤酒城。
建於1727~1730年的市政廳Grand Town Hall應該是廣場上最迷人的建築了,濃濃的波西米亞風格中似乎又混合了巴洛克式的華麗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對稱▼
屋頂上頭還有四個雕像,由左至右分別代表四種美德:公平、智慧、好奇、勇敢▼
奧圖卡二世廣場Přemysl Otakar II Square與市政廳▼
好在昨晚早些入睡,當天早上精神還算不錯,可惜因為感冒關係腿還有點軟軟的,所以也就沒爬上右側的黑塔觀看全城景緻。或許老天爺看我不能走太遠,特地賞個節目給我瞧瞧,那就是當地的登山車MTB比賽▼
MTB來來往往穿梭在廣場四周古老的街道上▼
有趣的是看他們在石板路上熱身練迴轉速時,屁股輕輕跳阿跳的感覺還真有點怪呢,可能是看慣在台灣的柏油路面練騎吧,這就是他們的比賽場地了,真無法想像好似在外雙溪中影文化城裡騎單車一般▼
在捷克幾乎每個中古世紀廣場旁皆可看到早期市民房舍burhger相連而成的拱廊騎樓arcade,長長的拱廊商場也就應運而生▼
建於1550~1577年的黑塔Black Tower,標高72M,原是鐘樓功用,因外型黑嘛嘛的所以就叫它黑塔,腿力好者可登上最高處飽覽城鎮美麗的天際線與迷人的街道景色▼
廣場上到處都是蓄勢待發的車手,一團團的各自與認識的車手交流切磋中▼
看他們一身勁裝,男男女女身材都超優的▼
大部分車手前叉都是用可鎖式軟叉,用硬叉來這比賽可能只會讓手比較快脫臼吧!呵呵~▼
看得我都想跳下去騎了,想必小紅在千里之遙的台灣一定也可感受到那股追風的渴望▼
終於看到一台史考特版的兄弟車了,白色也相當搶眼喔▼
嘿嘿~~ 換成是我可捨不得這樣把小紅給坐下去勒,這位老兄您屁股粉累喔▼
兄弟們準備囉,開始排隊搶頭香了▼
K夫人於廣場市政廳前留影囉,藍藍的天和美美的房子將之襯托得更出色了▼
小弟也要來拍一張囉▼
來張直的也不賴喔▼
跟當地人一樣靜靜地坐在廣場上,悠閒享受日光浴也別有一番情趣▼
看來這場賽事許多人可都是全家一起出動,沒騎的就在廣場上散步閒晃一下囉▼
騎單車的女生線條似乎都比較勻稱喔,看到右後方口袋的香蕉沒?水果在捷克可是珍貴的勒,因為緯度高不宜栽種,大多都是進口居多,他們的香蕉可都是冷凍香蕉喔,口感當然沒有台灣好吃囉這還用說,台灣的水果是最棒地啦▼
現場跟某車手聊了一下,據他表示比賽路線為環繞CB全城及鄰近鄉道約60K,僅限登山車MTB參賽,看他們的道路就知道,公路車RB根本無法騎乘,因為70%的道路都是由中古世紀的大石塊所鋪設而成,即便有損壞也是比照原樣修復,輪胎太小說不定還會卡在石板路的縫細中呢▼
廣場中央是象徵傳統巴洛克風格的巨大噴泉就是著名的參孫噴泉Samson’s Fountain亦是捷克境內少數幾個大噴泉之一,早期功能即是將伏爾塔瓦河的河水引至此噴泉供當地居民日常使用▼
想必又是一張全家福,小朋友也有號碼牌也,應該有分組吧▼
奧圖卡二世廣場週邊建築在早期大多是有錢人的宅第,所以每棟樓看起來都相當華麗亮眼▼
準備鳴槍出發,好戲登場囉▼
哇勒衝啊~~ 殺啊~~ 人高馬大的捷克人踩踏力道看來還真帶勁兒呢▼
果然是標準的MTB比賽,在場也幾乎看不到有人的輪胎小於2.0的▼
據剛才那位某車神說這種60K的比賽最快有人1小時多就回來了,阿娘喂~ 有沒有給他聽錯啊?那平均時速不就30~40K,這種路面柳?真的還假的?當然也有人騎3~4小時啦▼
後面還在聊天咧,人都走光了還慢慢來,這也可以看出捷克人還真不愛計較,跟台灣人有點相似,台語說的那種:爛性爛性!呵呵~ 這樣外敵打來時才能直接喊投降,也才能保有這麼多古蹟,哈哈!▼
再來一張黑塔讀照吧▼
單車大軍走後廣場上又恢復往常的寧靜▼
竟然還有德弗札克飯店,該不是德老曾在這兒住過吧?
咦~ 拔拔勒?還不太會走路的小小捷克人▼
拔拔粉快就回來囉!我們自己玩吼~~▼
公園一角的民俗唱遊音樂,嚀嚀噥噥的唱著一堆我們聽不懂得語言,台下的人聽得可有趣勒,只不過放眼忘去好像老人家居多也▼